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感冒可能会引起蛋白尿,但通常是一过性的。蛋白尿可能与感冒期间身体应激反应、发热或潜在肾脏疾病有关。
感冒期间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可能导致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暂时增加,出现少量蛋白尿。这种情况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尿蛋白定量一般不超过1克每24小时,随着感冒痊愈可自行消失。部分患者感冒时伴随高热,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能造成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暂时性下降,导致微量蛋白尿,体温恢复正常后尿蛋白通常转阴。
若感冒后蛋白尿持续存在或尿蛋白量较大,需警惕潜在肾脏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常在链球菌感染后1-3周出现血尿和蛋白尿,慢性肾脏病患者感冒后可能出现病情加重。糖尿病肾病患者感冒时血糖波动可能加剧蛋白尿,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期也可表现为感冒样症状合并蛋白尿。
感冒期间建议多饮水保持充足尿量,避免剧烈运动。出现蛋白尿时应复查尿常规,持续异常需就诊肾内科完善尿蛋白定量、肾功能等检查。有慢性肾脏病基础的患者感冒时更需监测尿蛋白变化,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