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阑尾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7934次浏览

陈勇 副主任医师

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小儿阑尾炎主要表现为右下腹痛、发热、呕吐等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阑尾炎可能与细菌感染、淋巴组织增生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食欲减退、白细胞升高等表现。建议及时就医,避免病情进展。

1. 右下腹痛

腹痛是小儿阑尾炎最典型症状,初期表现为脐周隐痛,逐渐转移至右下腹并持续加重。疼痛可能因体位改变或咳嗽加剧,患儿常蜷缩身体以缓解不适。该症状与阑尾腔内压力增高及腹膜刺激有关,需通过腹部超声或CT确诊。临床常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抗感染药物,严重时需禁食并静脉补液。

2. 发热反应

患儿体温多升至38-39摄氏度,与炎症介质释放有关。发热常出现在腹痛后数小时,可能伴随寒战或出汗。持续高热提示可能发生穿孔性阑尾炎。治疗需联合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及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同时监测电解质平衡。

3. 消化系统症状

约80%患儿出现食欲减退和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肠道蠕动减弱可能导致便秘或腹泻,与炎症波及肠系膜相关。需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维持能量。可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

4. 腹部体征

查体可见麦氏点压痛及反跳痛,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全腹紧张。腹胀明显者需警惕肠梗阻。诊断时可结合血常规显示中性粒细胞增高。术前准备包括头孢呋辛酯片预防性抗感染,术后需用蒙脱石散预防腹泻。

5. 全身反应

重症患儿可能出现精神萎靡、心率增快等全身炎症反应,与毒素吸收有关。实验室检查常见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紧急情况下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予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镇痛,并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增强免疫力。

患儿确诊后应卧床休息,术后6小时内禁食禁水,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低脂易消化食物。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血常规观察感染指标。家长需监测体温变化,保持切口干燥清洁,出现高热或呕吐加剧应立即返院。日常注意饮食卫生,规律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预防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