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喜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排完尿膀胱疼可能与尿路感染、膀胱结石、间质性膀胱炎、膀胱过度活动症、泌尿系统肿瘤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细菌侵入尿道或膀胱黏膜可能导致排尿后疼痛,常伴随尿频、尿急。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三金片等药物。治疗期间需多饮水,促进细菌排出。
结石摩擦膀胱黏膜可引发排尿末刺痛,可能伴有血尿或排尿中断。B超或CT可明确诊断。较小结石可通过多喝水、服用排石颗粒促进排出,较大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膀胱镜取石术。
膀胱壁慢性炎症会导致排尿后持续钝痛,膀胱充盈时加重。诊断需结合膀胱镜检查。治疗包括膀胱灌注二甲亚砜溶液、口服阿米替林片,严重者需膀胱水扩张术。
膀胱逼尿肌异常收缩可引起排尿后不适,常伴急迫性尿失禁。可通过膀胱训练改善,药物如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米拉贝隆缓释片可抑制膀胱过度活动。
膀胱癌等肿瘤生长可能压迫神经或浸润组织,表现为持续性排尿疼痛伴无痛血尿。需通过膀胱镜取活检确诊。早期可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进展期需膀胱部分或全切除术。
日常应注意保持会阴清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稀释尿液。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减少咖啡因摄入。出现血尿、发热或疼痛加重时立即就诊。建议记录排尿日记帮助医生判断病情,治疗期间定期复查尿常规和泌尿系统超声。中老年患者需特别警惕肿瘤可能,必要时进行膀胱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