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林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宝宝脸上小伤口不结痂可能与伤口感染、局部湿润环境、营养不良、免疫功能障碍、凝血异常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处理。
细菌或真菌感染会阻碍伤口愈合进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能导致伤口红肿渗液,此时需医生开具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真菌感染时表现为边缘脱屑,可遵医嘱使用酮康唑乳膏。日常需用生理盐水清洁伤口,避免抓挠。
频繁流口水、乳汁残留或过度使用保湿产品会软化伤口表面。建议家长用棉柔巾蘸干宝宝面部液体,每日保持伤口干燥2-3小时。哺乳后及时擦拭口周,夜间可薄涂医用凡士林隔离湿润刺激。
缺乏维生素C、锌元素或蛋白质会影响胶原合成。母乳喂养的宝宝需保证母亲饮食含瘦肉、深海鱼等优质蛋白,添加辅食后可给予西蓝花泥、猕猴桃泥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严重缺乏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
先天性免疫缺陷或长期使用激素可能导致愈合延迟。若伴随反复发热、鹅口疮等症状,需进行免疫球蛋白检测。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匹多莫德颗粒等免疫调节剂,严格遵医嘱用药。
血友病或维生素K缺乏会导致纤维蛋白形成障碍。表现为轻微磕碰后淤青不退,可检测凝血四项明确。急性期需输注凝血因子,慢性期需补充维生素K1注射液,日常避免剧烈活动。
家长应每日观察伤口变化,记录红肿、渗液范围。保持宝宝双手清洁并修剪指甲,防止抓伤。饮食增加鸡蛋羹、猪肝泥等含铁食物,促进血红蛋白合成。若3天后仍无结痂倾向,或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须立即前往儿科或皮肤科就诊。外出时使用物理防晒霜保护伤口,避免紫外线刺激新生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