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消化道出血可通过胃镜检查、肠镜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胶囊内镜检查等方式确诊。消化道出血可能与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结肠息肉、血管畸形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呕血、黑便、贫血、腹痛、头晕等症状。
胃镜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方法,可直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的病变情况。胃镜检查能发现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等疾病引起的出血部位和程度。检查前需禁食,检查过程中可能需取组织活检。胃镜检查后可能出现咽喉不适,一般可自行缓解。
肠镜检查适用于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可观察结肠和末端回肠的病变。肠镜检查能发现结肠息肉、结肠癌、炎症性肠病等引起的出血。检查前需进行肠道准备,服用泻药清洁肠道。肠镜检查过程中可能需进行止血治疗或息肉切除,检查后可能出现腹胀,通常很快缓解。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粪便隐血试验、凝血功能等。血常规可评估贫血程度,粪便隐血试验能检测微量出血,凝血功能检查可排除凝血障碍。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判断出血量和出血原因,但不能直接定位出血部位。检查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CT、血管造影等。腹部CT可发现肿瘤、血管畸形等病变,血管造影能精确定位活动性出血部位。影像学检查适用于内镜检查阴性或无法进行内镜检查的患者。检查前可能需要禁食或使用造影剂,检查后需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出。
胶囊内镜检查适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可吞服胶囊内镜观察全消化道。胶囊内镜能发现小肠病变,如血管畸形、肿瘤等。检查前需禁食,检查过程中胶囊随胃肠蠕动自然排出。胶囊内镜检查无创,但无法进行活检或治疗,价格较高。
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贫血情况。如出现呕血、黑便加重、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血药物,不可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