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后腿酸痛怎么缓解

2.6万次浏览

王亮 副主任医师

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运动后腿酸痛可通过热敷、按摩、拉伸、补充营养、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运动后腿酸痛通常由乳酸堆积、肌肉纤维轻微损伤、电解质失衡、炎症反应、肌肉痉挛等原因引起。

1、热敷

热敷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乳酸代谢,缓解肌肉紧张。使用40-45摄氏度的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酸痛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热敷时注意避免烫伤,皮肤敏感者可在热敷前涂抹少量凡士林保护皮肤。热敷后适当活动肢体效果更佳。

2、按摩

按摩能放松紧绷的肌肉组织,改善局部微循环。可采用揉捏、按压等手法,从远端向近端缓慢推按,重点处理肌肉硬结部位。按摩时可配合使用薄荷醇软膏或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等外用药物增强效果。每次按摩10-15分钟,力度以能耐受为宜。

3、拉伸

适度拉伸可增加肌肉弹性,减轻僵硬感。针对大腿前侧可进行站姿股四头肌拉伸,小腿后侧可选择靠墙跟腱拉伸。每个动作保持15-30秒,重复2-3组。拉伸时应避免弹振式动作,以静态拉伸为主,感觉到肌肉轻微牵拉感即可,不要过度用力导致二次损伤。

4、补充营养

及时补充蛋白质有助于肌肉修复,可适量摄入鸡蛋、牛奶、鸡胸肉等优质蛋白。补充含钾、镁的香蕉、坚果等食物能调节电解质平衡。运动后2小时内是营养补充的黄金期,可饮用含支链氨基酸的运动饮料。同时保证每日饮水量达到2000-2500毫升,促进代谢废物排出。

5、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局部可涂抹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或双氯芬酸钠凝胶。中成药如活血止痛胶囊、云南白药气雾剂也有一定缓解作用。使用药物需注意禁忌证,胃肠道不适者应选择外用剂型,用药不超过3天症状无改善需就医。

运动后48小时内应避免剧烈运动,给予肌肉充分恢复时间。日常应注意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强度循序渐进,运动后及时放松。选择合脚的运动鞋能减少腿部负担。若酸痛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肿胀、皮肤发热等症状,可能存在肌肉拉伤等损伤,建议及时到骨科或运动医学科就诊。长期运动人群可定期进行运动康复评估,预防运动损伤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