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肢体肿胀的具体症状主要有局部皮肤紧绷发亮、按压凹陷、关节活动受限、皮肤温度升高、伴随麻木或刺痛感等。肢体肿胀可能与血液循环障碍、淋巴回流受阻、炎症反应、外伤或系统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肢体肿胀时,由于组织间隙液体积聚,皮肤会被撑开并失去正常纹理,表现为表面光滑发亮。常见于下肢静脉曲张或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可能伴随小腿色素沉着或溃疡。急性期需抬高患肢,遵医嘱使用迈之灵片、地奥司明片等改善微循环药物,慢性期可通过弹力袜加压治疗。
手指按压肿胀部位后出现持续数秒的凹陷,称为凹陷性水肿,多与心源性或肾源性水肿相关。心力衰竭患者可能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肾病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蛋白尿。需限制钠盐摄入,医生可能开具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同时需监测电解质平衡。
关节周围肿胀会导致屈伸障碍,如痛风性关节炎表现为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类风湿关节炎常见晨僵和对称性肿胀。急性期可冰敷缓解,医生可能推荐依托考昔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抗炎药物,慢性期需进行关节功能锻炼。
感染性或炎症性肿胀常伴局部皮温增高,如丹毒可见边界清晰的红色斑块,蜂窝织炎呈现弥漫性红肿。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等抗生素,外敷硫酸镁溶液辅助消肿。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控制血糖以防感染扩散。
神经压迫性肿胀可能出现感觉异常,如腕管综合征导致手部正中神经支配区麻木,腰椎间盘突出引发下肢放射性疼痛。可尝试甲钴胺片营养神经,严重者需手术解除压迫。长期电脑工作者应调整姿势避免腕部过度屈曲。
出现肢体肿胀需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保持同一姿势,睡眠时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饮食应控制盐分摄入,适量补充含钾食物如香蕉、菠菜等。若肿胀持续超过3天、伴随呼吸困难或尿量减少,应立即就医排查心肾疾病。日常可进行踝泵运动、散步等低强度活动改善循环,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加重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