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宝宝腋测体温37.8℃不退也不升可能与生理性发热、环境因素、上呼吸道感染、胃肠炎、尿路感染等原因有关,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环境、抗感染治疗等方式干预。建议家长密切观察宝宝精神状态,若持续发热或伴随其他症状需及时就医。
宝宝新陈代谢旺盛或穿衣过多可能导致体温暂时性升高至37.8℃。此时宝宝通常无其他不适症状,精神状态良好。家长需减少衣物包裹,保持室内通风,适当喂温水帮助散热。无须使用药物,持续监测体温变化即可。
高温环境或剧烈活动后可能出现暂时性体温升高。建议将室温控制在24-26℃,避免阳光直射,停止活动后30分钟复测体温。若因中暑导致发热,需立即移至阴凉处,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口服补液盐散。
病毒性感冒可能引起低热持续,常伴随鼻塞、咳嗽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缓解症状,合并细菌感染时需用阿莫西林颗粒。家长需保持宝宝鼻腔通畅,增加饮水量,观察有无呼吸急促等加重表现。
轮状病毒或细菌性肠炎可能导致低热伴腹泻呕吐。需补充口服补液盐散预防脱水,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可调节肠道菌群。母乳喂养应继续,配方奶喂养可暂时稀释浓度,出现血便或持续呕吐需急诊处理。
婴幼儿尿路感染常见发热但缺乏典型尿频症状。需通过尿常规确诊,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抗感染。家长应勤换尿布,清洁会阴部,保证每日饮水量。反复发作需排查泌尿系统结构异常。
家长应每4小时监测体温并记录,避免使用酒精擦浴或退热贴等刺激性降温方式。母乳喂养宝宝可增加喂哺频率,已添加辅食者选择易消化食物。若发热超过48小时无缓解,或出现嗜睡、拒食、皮疹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儿科就诊。日常注意保持宝宝手部卫生,避免与发热患者密切接触,接种疫苗后可出现短暂低热属正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