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伤到骨头了

5.25万次浏览

申剑 主任医师

申剑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骨科

判断是否伤到骨头可通过局部肿胀变形、异常活动、骨擦音、功能障碍、疼痛加剧等方式初步识别。骨折通常由外力撞击、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皮下淤血、局部发热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X线或CT检查确诊。

局部肿胀变形是骨折的常见表现,受伤部位可能出现明显隆起或凹陷,与对侧正常肢体对比可发现不对称。异常活动指肢体在非关节处出现不正常的活动度,例如小腿中段发生弯曲。骨擦音是骨折端相互摩擦产生的捻发音或咔嗒声,轻微移动患肢时可能听到。功能障碍表现为受伤部位丧失部分或全部活动能力,如无法负重或抓握物品。疼痛加剧的特点是静息痛或轻微触碰即引发剧烈疼痛,且普通止痛药效果有限。

皮下淤血多因骨折端刺破血管导致,伤后24-48小时可能出现大面积青紫。局部发热源于骨折后的炎症反应,皮肤温度较周围组织升高。外力撞击常见于交通事故或高处坠落,冲击力超过骨骼承受极限。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降低,轻微跌倒即可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病理性骨折多由骨肿瘤、骨髓炎等疾病削弱骨质引起,日常活动即可能发生断裂。

受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固定患肢,用夹板或硬纸板临时制动避免二次损伤。可对肿胀部位进行冰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注意用毛巾隔开防止冻伤。就医前避免进食饮水,为可能的手术麻醉做准备。确诊骨折后需根据类型选择石膏固定、牵引复位或切开内固定等治疗。康复期需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逐步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防止废用性萎缩。定期复查确保骨痂正常生长,完全愈合通常需要2-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