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症需要长期服药吗

4.2万次浏览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社交恐惧症是否需要长期服药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决定,多数患者通过短期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可改善症状,少数症状顽固或共病其他精神障碍者可能需要长期用药。社交恐惧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主要表现为对社交场合的过度恐惧和回避行为。

症状较轻或初发患者通常不需要长期服药。这类患者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干预获得显著改善,药物仅作为短期辅助手段。常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盐酸帕罗西汀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用药周期多为6-12个月,症状缓解后可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停。同时配合暴露疗法、社交技能训练等非药物干预,能有效预防复发。

症状严重或合并抑郁障碍、人格障碍等共病情况时,可能需要延长用药时间。这类患者大脑神经递质紊乱较明显,停药后复发风险较高。除上述药物外,医生可能联合使用盐酸舍曲林片等增强疗效。长期用药期间需定期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每3-6个月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和肝肾功能检查。部分患者需持续用药2-3年甚至更久,但最终目标仍是实现功能性康复而非终身服药。

社交恐惧症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摄入含咖啡因饮品,可尝试正念冥想缓解焦虑。建议建立症状日记记录触发场景,定期复诊时与医生沟通用药感受。社交技能训练小组和团体心理治疗能帮助改善人际互动能力,逐步减少对药物的依赖。若出现心悸、手抖等躯体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