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哪些症状

1.15万次浏览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呻吟样呼吸、鼻翼扇动、发绀及三凹征。该病多见于早产儿,与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有关,需紧急医疗干预。

1、呼吸急促

新生儿呼吸频率持续超过60次/分钟是典型表现,因肺泡塌陷导致通气不足,机体代偿性加快呼吸。可能伴随胸廓起伏明显,需立即监测血氧饱和度。临床常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如固尔苏注射液或珂立苏注射液,同时配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支持。

2、呻吟样呼吸

患儿呼气时发出呻吟声,是机体通过声门部分关闭来维持肺泡内压力的代偿机制。这种症状提示存在严重肺顺应性下降,常见于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需结合胸部X线显示毛玻璃样改变确诊,治疗需在保温箱内进行机械通气。

3、鼻翼扇动

呼吸时鼻翼随呼吸运动明显扩张,反映呼吸肌过度用力。多与低氧血症相关,动脉血气分析常显示PaO2低于50mmHg。需及时给予氧疗,严重者需气管插管,使用猪肺磷脂注射液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

4、发绀

皮肤黏膜呈现青紫色,尤其以口周和肢端明显,提示血氧饱和度低于85%。可能伴随心动过缓,需紧急处理以防多器官缺氧损伤。治疗包括高频振荡通气,必要时联合一氧化氮吸入改善氧合。

5、三凹征

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表明存在严重呼吸道梗阻。常见于合并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患儿,需支气管肺泡灌洗清除异物。危重病例可能需要体外膜肺氧合支持。

新生儿出现上述任一症状均属急症,家长发现后应立即就医。住院期间需维持中性温度环境,严格记录出入量,避免液体过量加重肺水肿。恢复期可进行抚触护理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出院后定期随访肺功能。母乳喂养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但需注意喂养时保持45度体位防止呛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