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角炎和唇炎的区别

2.42万次浏览

杨小凡 副主任医师

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口角炎和唇炎是两种不同的口腔黏膜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部位和临床表现。口角炎特指口角区域的炎症,表现为皲裂、糜烂或结痂;唇炎则泛指唇部整体炎症,常见脱屑、肿胀或渗出。两者可能由感染、过敏或营养缺乏等因素引起,但具体病因和治疗方案存在差异。

1、发病部位

口角炎局限于两侧口角交界处,即上下唇连接的黏膜皱褶区域。该部位因湿润环境易滋生真菌或细菌,临床可见对称性放射状裂纹、灰白色假膜或渗出性痂皮。唇炎则累及整个唇红部,包括上下唇的黏膜与皮肤交界带,可能出现弥漫性红肿、干燥脱屑或糜烂,严重时波及唇周皮肤。

2、病因差异

口角炎多与白色念珠菌感染、维生素B2缺乏或机械刺激有关,儿童流涎、老年人义齿压迫均为诱因。唇炎常见于慢性日光损伤、接触性过敏或特应性皮炎,部分与长期舔唇、化妆品刺激相关。两者均可能因免疫低下加重,但特异性诱因不同。

3、典型症状

口角炎以疼痛性裂口为主,张口时牵拉痛明显,可能伴发口角白色分泌物。唇炎表现为唇部紧绷感、鳞屑脱落或渗出结痂,慢性患者可能出现唇纹加深、色素沉着。部分唇炎会呈现周期性发作特点,如光化性唇炎夏季加重。

4、治疗侧重

口角炎需针对病因使用抗真菌药如制霉菌素软膏,或补充复合维生素B。细菌感染时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唇炎治疗需避免刺激源,使用含糖皮质激素的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急性炎症,慢性患者可用他克莫司软膏调节免疫。两者均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5、并发症风险

口角炎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导致化脓,长期不愈可能形成瘢痕影响张口度。唇炎反复发作可能进展为慢性湿疹样变或癌前病变,尤其光化性唇炎有恶变概率。及时规范治疗可降低并发症风险。

日常护理需注意避免舔舐患处,使用无刺激润唇膏保持湿润。饮食补充富含维生素B2的动物肝脏、蛋奶,以及锌含量高的贝壳类食物。外出时做好唇部防晒,选择物理防晒型润唇产品。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化脓、出血,应及时到口腔黏膜科就诊,排除特异性皮炎或潜在系统性疾病。避免自行长期使用含激素药膏,防止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