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的诊断结果有哪些

5.77万次浏览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电图的诊断结果主要包括窦性心律、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室肥厚等。心电图是临床常用的无创检查手段,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帮助判断心脏功能及结构异常。

一、窦性心律

窦性心律是正常的心电图表现,指心脏电冲动由窦房结规律发出,心率在60-100次/分,P波形态正常且PR间期恒定。若出现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或窦性心律不齐,可能与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或药物影响有关,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原因。

二、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等。房颤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f波,心室率绝对不齐;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可见P波与QRS波完全分离。此类异常可能由电解质紊乱、心肌炎、冠心病等疾病引起,需通过动态心电图或心脏电生理检查进一步评估。

三、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典型表现为ST段压低或T波倒置,常见于冠心病患者。运动负荷试验可诱发缺血性改变,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急性冠脉综合征时可能出现一过性ST段抬高,需紧急处理以防止心肌梗死。

四、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呈现动态演变过程,超急性期可见T波高耸,随后出现ST段弓背向上抬高及病理性Q波。陈旧性心肌梗死则遗留永久性Q波。需结合心肌酶谱和冠脉造影确定梗死范围及血管病变情况。

五、心室肥厚

左心室肥厚表现为V5-V6导联R波增高伴ST-T改变,右心室肥厚可见V1导联R波为主。长期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或肥厚型心肌病均可导致心室肥厚,超声心动图能更直观评估心肌厚度及心功能状态。

心电图检查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若报告显示异常结果,需遵医嘱完善心脏超声、冠脉CT等检查。日常需控制血压、血脂,戒烟限酒,规律监测心率变化。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时应及时复查心电图,必要时携带既往报告供医生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