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静脉曲张主要表现为下肢浅表静脉扩张、迂曲成团,可伴有皮肤色素沉着或溃疡。静脉曲张通常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长期站立、妊娠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下肢沉重感、瘙痒、疼痛等症状。
静脉曲张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小腿浅表血管轻微凸起,呈蓝色或紫色网状纹路,久站后下肢有酸胀感。随着病情进展,静脉迂曲扩张逐渐加重,形成蚯蚓状隆起,皮肤可能出现干燥、脱屑。部分患者会伴随夜间小腿抽筋、踝部水肿,长时间行走后症状加重。严重时静脉血流淤滞可导致皮肤营养障碍,出现褐色色素沉着、脂质硬化甚至难以愈合的溃疡。
静脉曲张需与深静脉血栓、动静脉瘘等疾病鉴别。深静脉血栓常表现为突发单侧下肢肿胀疼痛,而静脉曲张多为渐进性发展。动静脉瘘患者可能出现局部皮温升高和血管杂音。妊娠期女性因激素变化和子宫压迫可能出现暂时性静脉曲张,多数在分娩后缓解。先天性静脉壁薄弱者更易早年发病,此类患者常有家族史。
建议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休息时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可穿戴医用弹力袜减轻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压力等级。若出现皮肤溃疡、血栓性静脉炎等并发症,应及时就医评估手术治疗必要性。日常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避免提重物和高温泡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