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晗副主任医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小三阳通常是指乙肝两对半检查中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三项阳性,可能与母婴传播、血液接触、性接触、免疫功能低下、医源性暴露等因素有关。小三阳提示乙肝病毒处于低复制状态,但仍有传染性,需结合肝功能、乙肝病毒DNA检测等综合评估。
乙肝病毒可通过胎盘、分娩过程或产后密切接触传播给新生儿。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在妊娠期未进行规范阻断治疗时,新生儿感染概率较高。建议孕妇在孕早期筛查乙肝标志物,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措施包括替诺福韦酯片等抗病毒药物干预,以及重组乙肝疫苗的规范接种。
输入未经严格筛查的血液或血制品,共用注射器、纹身器械等可能接触被病毒污染的血液。破损皮肤或黏膜接触感染者血液也可能传播。临床需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血制品需经过乙肝表面抗原检测。接触暴露后需及时清洗消毒,并检测乙肝两对半,必要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无防护性行为可能通过体液交换传播乙肝病毒。多性伴侣或男男性行为者感染风险较高。预防需使用避孕套,伴侣双方应进行乙肝筛查,未感染者建议接种重组乙肝酵母疫苗。已感染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必要时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等药物控制病毒复制。
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化疗药物者,免疫系统无法有效清除病毒而发展为慢性感染。这类人群需加强乙肝疫苗接种,定期监测抗体水平。若发生感染可采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抗病毒治疗期间需联合监测HIV和乙肝病毒载量。
重复使用未灭菌医疗器械、牙科操作或透析治疗中交叉感染可能导致传播。医疗机构需严格执行消毒规范,高危科室工作人员应接种疫苗。意外职业暴露后需立即处理伤口,并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启动乙肝疫苗加强接种程序。
小三阳患者需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和肝脏超声,避免饮酒及肝毒性药物。饮食以高蛋白、低脂肪为主,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进行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密切接触者应接种疫苗,家庭成员避免共用剃须刀等个人物品。若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评估抗病毒治疗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