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脚骨折可通过制动固定、营养支持、康复训练、物理治疗、药物干预等方式促进恢复。脚骨折多由外伤、骨质疏松等因素引起,需根据骨折类型选择个性化方案。
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患肢是骨折愈合的基础。稳定性骨折可采用行走靴固定,粉碎性骨折需手术内固定。固定期间避免患肢负重,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儿童骨折愈合较快,通常固定4-6周,成人需6-8周。
每日补充800-1000毫克钙质,可通过牛奶、豆腐、西蓝花等食物获取。同时需配合维生素D3促进钙吸收,建议每日晒太阳15-20分钟。蛋白质摄入量应达到每公斤体重1.2-1.5克,优先选择鱼类、鸡蛋等优质蛋白。
拆除固定装置后需进行渐进式训练。初期可做踝泵运动预防静脉血栓,每天3组每组20次。中期加入抗阻弹力带训练,后期逐步恢复平衡训练。水中步行训练能减轻关节负荷,适合早期康复。
超声波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次10分钟每周3次。脉冲电磁场能刺激成骨细胞活性,适用于延迟愈合病例。冷敷适用于肿胀期,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热敷可在康复期使用,温度不超过40℃。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骨质疏松患者需配合阿仑膦酸钠片、骨化三醇软胶囊等抗骨质疏松药物。中药活血化瘀类如伤科接骨片也有助于骨痂形成。
恢复期间应保持患肢抬高,睡眠时用枕头垫高15厘米。戒烟限酒以免影响骨骼血供,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定期复查监测愈合进度,出现异常疼痛或皮肤变色需及时就医。完全康复前避免剧烈运动,可逐步从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开始恢复体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