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滴眼药水可以缓解眼部不适,但也可能带来不良反应。滴眼药水的好处主要有缓解干眼、控制炎症、降低眼压、抗过敏、预防感染等,坏处主要有药物依赖、眼表损伤、过敏反应、掩盖病情、耐药性等。
人工泪液类滴眼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等可补充泪液,改善干眼症引起的异物感、灼烧感。适用于长期用眼疲劳或环境干燥导致的眼睛干涩,但须避免过度使用含防腐剂的产品。
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如氟米龙滴眼液能减轻结膜炎、虹膜炎等眼部炎症反应。需严格遵医嘱控制疗程,长期使用可能诱发青光眼或白内障等并发症。
前列腺素类滴眼液如拉坦前列素滴眼液通过促进房水排出降低眼压,用于青光眼治疗。可能出现结膜充血、睫毛增生等副作用,需定期监测眼压变化。
抗组胺类滴眼液如奥洛他定滴眼液可缓解过敏性结膜炎的瘙痒、红肿。部分患者使用后可能出现短暂刺痛感,症状持续应停药就医。
抗生素类滴眼液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用于预防术后感染或治疗细菌性结膜炎。滥用可能导致菌群失调或耐药性,须按疗程规范使用。
长期使用血管收缩剂类滴眼液如萘甲唑啉滴眼液缓解红血丝,可能引发反弹性充血。停用后症状加重,形成依赖循环,建议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
含防腐剂的滴眼液长期使用可能损伤角膜上皮,如苯扎氯铵成分。表现为持续性异物感或畏光,建议选择单支装无防腐剂剂型。
部分人群对滴眼液中的辅料如硫柳汞防腐剂过敏,表现为眼睑肿胀、剧烈瘙痒。应立即停用并用生理盐水冲洗,必要时使用抗过敏滴眼液。
自行使用激素类滴眼液缓解红痒可能延误角膜炎等严重眼病的诊断。若症状超过48小时无改善或视力下降,需及时眼科就诊。
频繁更换或滥用抗生素滴眼液可能导致病原体耐药,如氯霉素滴眼液。细菌性结膜炎患者应完成规定疗程,避免症状缓解后自行停药。
使用滴眼液前应清洁双手,避免瓶口接触眼部防止污染。滴药后按压泪囊区减少全身吸收,不同眼药需间隔5分钟以上。日常注意用眼卫生,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增加眨眼频率。出现持续眼红、疼痛或视力变化时及时就医,避免长期自行用药。保存滴眼液时注意避光防潮,开封后超过4周不宜继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