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国哲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肝胆外科
肝腹水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限制钠盐摄入、监测体重与腹围、保持适度活动、预防感染等方式进行家庭护理。肝腹水通常由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心力衰竭、腹膜疾病等原因引起。
肝腹水患者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白、豆腐等,有助于改善低蛋白血症。每日热量应充足,可选用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米粥、面条。避免高脂食物,减少肝脏代谢负担。若存在肝性脑病风险,需限制动物蛋白并增加植物蛋白比例。饮食应少量多餐,每日分5-6次进食。
每日食盐量需控制在2-3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烹饪时可用柠檬汁、香草等替代盐调味。严重腹水时需限制每日饮水量在1000-1500毫升。记录每日出入量,保持尿量多于摄入量。长期限钠可能导致低钠血症,需定期监测电解质。
每日晨起空腹测量体重,每周测量腹围1-2次。体重短期内增加超过2公斤或腹围明显增大时需警惕腹水加重。测量腹围需固定部位,通常以脐平面为基准。记录数据形成曲线图便于观察变化趋势。若出现腹胀加重、下肢水肿需及时就医。
卧床患者需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可进行床上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能下床者每日散步20-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腹水较多时可采取半卧位减轻呼吸困难。活动时注意防跌倒,必要时使用辅助器具。适度活动有助于改善肠蠕动和预防血栓。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尤其水肿部位避免抓挠。注意口腔卫生,每日刷牙2次预防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出现发热、腹痛、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腹水感染可能表现为腹泻、腹部压痛或肝性脑病加重。
肝腹水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禁止擅自使用利尿剂。每日保证8小时睡眠,午间可适当休息。保持环境安静舒适,避免情绪激动。家属应学习基本护理技能,如协助测量腹围、识别嗜睡等肝性脑病前兆。定期复查肝功能、腹部超声等,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戒烟戒酒,避免服用肝损伤药物,出现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需紧急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