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产后避孕是为了避免短时间内再次妊娠对母婴健康造成风险,同时帮助产妇身体充分恢复。主要有防止子宫损伤、降低母婴并发症概率、调节生育间隔、避免哺乳期营养分流、减少产后抑郁风险五个原因。
产后子宫需要6-8周恢复至孕前状态,若过早怀孕可能导致子宫复旧不全,增加胎盘粘连、子宫破裂等风险。剖宫产产妇更需严格避孕12-24个月,否则瘢痕子宫妊娠可能引发凶险性前置胎盘。建议通过避孕套、宫内节育器等屏障或长效避孕方式保护子宫。
产后1年内再次妊娠会显著提高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母体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等疾病风险也明显上升。哺乳期排卵不规律但可能受孕,需在产后21天起开始避孕,推荐使用单纯孕激素避孕药等不影响泌乳的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两次妊娠间隔18-24个月,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母体营养损耗。哺乳期闭经法避孕需满足完全母乳喂养、月经未恢复、产后6个月内三项条件,否则失败率较高。可选择皮下埋植剂等高效避孕措施科学规划生育时间。
哺乳期母亲每日需额外消耗500大卡热量,若此时怀孕会导致母乳质量下降,同时胎儿与婴儿争夺铁、钙等营养素。含雌激素的复方避孕药可能减少奶量,哺乳期宜选用铜宫内节育器或孕激素单药制剂。
产后激素剧烈波动叠加育儿压力,意外怀孕可能加重情绪障碍。研究表明产后1年内妊娠的产妇抑郁筛查阳性率提升。避孕能帮助产妇更好适应母亲角色,建议配偶共同参与避孕方式选择,如输精管结扎等永久避孕措施。
产后避孕需根据哺乳情况、分娩方式、健康状态个体化选择。顺产妇可在恶露干净后采用避孕套、阴道环等方法,剖宫产产妇建议术后42天复查时放置宫内节育器。哺乳期避免使用含雌激素药物,可选择甲羟孕酮避孕针等纯孕激素制剂。定期复查盆底功能,结合凯格尔运动促进恢复,保持均衡饮食补充铁和维生素D,有助于整体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