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腹水出现吐血是怎么回事

4.89万次浏览

咸国哲 主任医师

咸国哲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肝胆外科

肝腹水患者出现吐血可能与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凝血功能障碍、胃黏膜病变、肝癌等因素有关,需紧急就医处理。肝腹水合并吐血属于危急症状,通常提示消化道出血,需通过止血、降低门脉压力、补充血容量等方式治疗。

1. 门静脉高压

肝硬化导致门静脉血流受阻时会引起门静脉高压,使食管胃底静脉代偿性扩张。当曲张静脉压力超过血管承受极限时可能破裂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治疗需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降低门脉压力,配合内镜下套扎或硬化剂注射止血,必要时输注人血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

2.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肝硬化患者中约半数会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曲张静脉壁薄弱易受食物摩擦或腹压增高影响而破裂。急性出血时可见呕鲜红色血液,需紧急使用注射用奥曲肽收缩内脏血管,同时进行内镜止血治疗。预防可口服普萘洛尔片降低再出血风险。

3. 凝血功能异常

肝脏合成功能减退会导致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减少也会加重出血倾向。患者可能伴有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表现。治疗需静脉补充维生素K1注射液,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纠正凝血障碍,严重血小板减少时可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

4. 急性胃黏膜病变

肝病患者易因应激、药物等因素发生胃黏膜糜烂或溃疡,表现为呕咖啡样物。需停用非甾体抗炎药,静脉滴注注射用奥美拉唑抑制胃酸,配合硫糖铝混悬凝胶保护胃黏膜。出血期间禁食,稳定后逐步恢复流质饮食。

5. 肝癌破裂出血

肝癌结节生长过快或受外力影响可能破裂,血液经胆道进入消化道表现为呕血。常伴有剧烈腹痛、休克等症状。需立即进行介入栓塞止血,后续根据肿瘤情况选择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或靶向药物如甲磺酸仑伐替尼胶囊治疗。

肝腹水患者出现吐血后应绝对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立即禁食禁水。家属需记录出血量及性状,观察意识状态和尿量变化。稳定后饮食需选择低温流质、低盐低脂食物,避免粗糙坚硬食材。日常需限制每日水分摄入,定期监测腹围和体重,严格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避免用力排便或剧烈咳嗽增加腹压。出现头晕、心慌等贫血症状时及时复查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