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小儿哮喘发作前通常有先兆症状,主要表现为鼻痒、打喷嚏、流清涕、咳嗽、胸闷等。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发作前多因接触过敏原、冷空气或剧烈运动诱发,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日常表现,及时识别预警信号。
约半数患儿在哮喘发作前1-2天会出现鼻痒、频繁打喷嚏、清水样鼻涕等过敏性鼻炎表现。这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鼻黏膜炎症可能向下蔓延至支气管。家长需保持室内清洁,减少尘螨、花粉等过敏原接触,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或氯雷他定糖浆缓解症状。
夜间或晨起突发刺激性干咳是常见先兆,咳嗽多为无痰或少痰状态,运动后加重。这种咳嗽由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引起,可能伴随喉咙发紧感。建议家长记录咳嗽频率,避免让儿童接触烟雾、香水等刺激物,急性期可经医生指导使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
部分年长儿会主诉胸前压迫感或呼吸费力,婴幼儿则表现为烦躁不安、拒食。此时听诊可能闻及散在哮鸣音,但尚未出现典型喘息。家长应协助儿童保持坐位前倾姿势,使用峰流速仪监测肺功能,并按医嘱预备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
夜间反复觉醒、多汗可能与气道阻力增加有关,这是哮喘夜间加重的特征之一。家长需调整卧室湿度至50%左右,清除毛绒玩具等潜在过敏原,若每周出现3次以上夜醒,应考虑使用孟鲁司特钠颗粒进行预防性治疗。
平常可完成的跑跳活动后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提示气道反应性增高。建议避免剧烈温差变化,运动前做好15分钟热身,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预先吸入色甘酸钠气雾剂。
家长应建立哮喘日记记录症状变化,定期复查肺功能。日常注意保持环境通风,避免饲养宠物,冬季外出佩戴口罩。饮食上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等,限制冷饮及高盐食品。若发现先兆症状频率增加或程度加重,须及时调整控制药物方案,切勿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