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启刚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产后失眠一般1-3个月可逐渐恢复,具体时间与个体差异、护理措施及心理状态有关。
产后失眠通常由激素水平波动、哺乳期疲劳、情绪焦虑等因素引起。分娩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可能影响睡眠节律调节,多数产妇在6-8周内随着激素趋于稳定而改善睡眠。夜间哺乳导致的睡眠碎片化会延长恢复周期,采用规律喂养或适量储存母乳有助于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心理因素方面,初产妇因育儿压力产生的焦虑情绪可能持续较久,主动寻求家人分担育儿任务或参加产后康复课程可缩短恢复时间。部分产妇合并会阴伤口疼痛或乳腺炎等生理不适,需优先处理原发问题才能改善睡眠质量。
建议保持卧室环境安静黑暗,室温控制在20-24摄氏度更易入睡。白天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午睡超过30分钟。饮食中增加小米、香蕉等富含色氨酸的食物,晚餐不宜过饱。若失眠持续超过3个月或伴随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需及时到精神心理科或睡眠专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