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剑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骨科
腰椎间盘突出症开放手术的方法主要有椎间盘切除术、椎间融合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椎板切除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等。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神经受压情况及脊柱稳定性综合评估决定。
通过切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解除神经压迫,适用于单纯性椎间盘突出且脊柱稳定性良好的患者。手术需在病变节段切开皮肤及肌肉组织,暴露椎板后切除部分椎板和黄韧带,摘除压迫神经的髓核组织。术后可能出现脑脊液漏、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需配合康复训练恢复腰部功能。
在切除病变椎间盘后植入自体骨或融合器,使相邻椎体骨性融合以维持脊柱稳定性。适用于合并椎间隙狭窄、腰椎滑脱或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手术需清除椎间盘组织并处理终板软骨,植入融合材料后通过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术后需佩戴支具3-6个月直至骨性融合完成。
用人工假体替代病变椎间盘,保留手术节段的活动度。适用于年轻患者、单节段病变且无严重骨关节炎的情况。手术需精确切除整个椎间盘并保留终板完整性,植入金属-聚乙烯或金属-金属材质的人工椎间盘。术后早期活动有助于防止假体周围纤维化,但需避免过度负重。
通过部分或全部切除椎板扩大椎管容积,缓解神经压迫。适用于合并严重椎管狭窄或钙化型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手术需切除范围包括棘突、椎板及部分关节突关节,可能影响脊柱后柱稳定性,常需联合内固定术。术后需警惕硬膜外血肿及瘢痕粘连导致症状复发。
通过椎弓根螺钉系统重建脊柱稳定性,常与其他减压手术联合应用。适用于多节段病变、腰椎滑脱或医源性不稳定的患者。手术需在透视引导下精确置入椎弓根螺钉,连接钛棒后施加适当预压力。术后早期需严格卧床,逐步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防止螺钉松动或断裂。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扭转或弯腰动作,3个月内禁止提重物及久坐。康复期可进行游泳、平板支撑等低冲击运动增强核心肌群力量,睡眠时建议采用侧卧位并在膝间垫枕。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融合情况,如出现下肢放射痛加重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饮食需保证充足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