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家泉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角膜曲率报告单中K1和K2均为角膜曲率的测量值,通常以K1平坦曲率作为主要参考指标,K2陡峭曲率用于辅助分析角膜散光。角膜曲率测量主要用于评估角膜形态,其数值差异可反映角膜散光程度。
K1代表角膜最平坦子午线的曲率值,反映角膜的基础屈光状态,是计算人工晶体度数、角膜接触镜适配等临床决策的核心参数。K2代表角膜最陡峭子午线的曲率值,与K1的差值即为角膜散光度数。例如K1为43.00D,K2为44.50D时,角膜散光为1.50D。在圆锥角膜筛查中,K2异常增高或K1-K2差值增大可能提示角膜形态异常。
部分特殊情况下需结合K2判断。例如屈光手术前评估角膜稳定性时,若K2值显著高于正常范围或动态监测中持续增加,需警惕圆锥角膜风险。角膜塑形镜验配中需同时分析K1和K2的轴向分布,以确定镜片定位。但常规屈光检查、白内障术前计算等场景仍以K1为主导指标。
建议在专业眼科医生指导下解读报告单,结合角膜地形图、角膜厚度等检查综合评估。避免自行对比K1和K2数值差异,角膜曲率的临床意义需结合个体眼部整体状况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