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
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分度通常根据椎体高度丢失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具体分度标准为椎体高度丢失小于25%为轻度,25%-50%为中度,超过50%为重度。
轻度腰椎压缩性骨折指椎体高度丢失小于25%,通常由轻微外伤或骨质疏松引起,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不明显。影像学检查可见椎体前缘轻度楔形变,但中后柱结构完整。治疗以卧床休息、佩戴支具保护为主,可配合钙剂及抗骨质疏松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骨化三醇软胶囊等促进恢复。中度腰椎压缩性骨折椎体高度丢失25%-50%,多因中等强度外力导致,疼痛症状较明显,可能伴随活动障碍。X线或CT显示椎体前中柱受累,但后壁通常完整。需严格卧床4-6周,必要时采用椎体成形术等微创治疗。重度腰椎压缩性骨折椎体高度丢失超过50%,常由高能量损伤引发,可能合并神经损伤症状如下肢麻木无力。影像学可见椎体三柱结构破坏,可能伴椎管占位。此类患者需评估手术指征,可能需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或减压融合术。
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恢复期应避免弯腰、提重物等增加脊柱负荷的动作,饮食上保证充足蛋白质和钙质摄入,如牛奶、鱼肉、豆制品等。适度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如五点支撑法,但需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定期复查骨密度,长期骨质疏松患者需持续抗骨质疏松治疗,预防再骨折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