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林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烧伤化脓可通过清创消毒、外用抗菌药物、口服抗生素、敷料覆盖、定期换药等方式处理。烧伤化脓通常由细菌感染、创面污染、免疫力低下、处理不当、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使用生理盐水或稀释碘伏冲洗创面,清除脓液和坏死组织。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二次损伤,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过氧化氢溶液辅助清洁。清创后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接触污染物。
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磺胺嘧啶银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局部抗菌药物。这些药物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常见致病菌,使用时需均匀涂抹于创面及周围2厘米范围。
感染较重时可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等广谱抗生素。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禁止自行调整用药剂量。
选择水胶体敷料或硅胶敷料覆盖创面,能吸收渗液并维持湿润环境。严重化脓时可使用含银离子敷料,每日更换1-2次,更换时注意观察创面愈合情况。
根据渗出情况每1-3天换药一次,换药前需洗手消毒。若敷料粘连创面,先用生理盐水浸湿后再轻柔揭除。记录创面大小、脓液性状等变化,发现红肿扩散需及时复诊。
处理期间应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或碰水。饮食需增加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摄入,补充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禁止使用牙膏、酱油等偏方涂抹,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如出现发热、剧烈疼痛或脓液呈绿色等异常,应立即就医进行专业清创和细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