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晗副主任医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胃肠炎和胃肠感冒在病因、症状及治疗上存在差异。胃肠炎主要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而胃肠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导致,常伴随呼吸道症状。
胃肠炎通常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严重时可出现发热或脱水。细菌性胃肠炎可能由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病原体引发,病毒性胃肠炎常见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感染。胃肠感冒除消化道症状外,常伴有咽喉痛、鼻塞等感冒特征,主要由腺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两者在血常规检查中可能显示不同指标变化,胃肠炎患者粪便检查更易检出病原体。
治疗方面,胃肠炎需针对病原体选择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如盐酸小檗碱片、蒙脱石散等。胃肠感冒以对症治疗为主,可使用复方氨酚烷胺片配合肠道黏膜保护剂。两者均需注意补液防止电解质紊乱,胃肠感冒患者还需关注呼吸道症状管理。饮食上均建议选择低脂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
预防胃肠炎需注重食品卫生,避免生食。预防胃肠感冒应注意呼吸道防护,勤洗手消毒。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高热、血便等严重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病原学检测。儿童及老年人出现相关症状时更需密切观察脱水体征,必要时静脉补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