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测血糖时间和标准

1.87万次浏览

毕叶 副主任医师

毕叶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时间通常包括空腹、餐前、餐后2小时及睡前,标准范围为空腹血糖4.4-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具体监测频率需根据病情、治疗方案调整。

空腹血糖指至少8小时未进食后测量的血糖值,反映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建议在早晨起床后立即测量,避免因晨间激素变化影响结果。餐后2小时血糖从进食第一口开始计时,用于评估饮食及药物对血糖的控制效果。睡前血糖监测有助于预防夜间低血糖,尤其适用于使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的患者。随机血糖测量适用于出现低血糖症状或怀疑血糖异常波动时,正常值应<11.1mmol/L。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增加监测次数,空腹血糖应控制在3.3-5.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6.7mmol/L。

血糖监测标准需结合个体化目标。年轻、病程短、无并发症者建议更严格的控制目标。老年患者或合并心血管疾病者可适当放宽标准,避免低血糖风险。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获取更全面的血糖波动数据,尤其适用于血糖波动大或无症状性低血糖患者。指尖采血时需清洁双手,避免用力挤压手指影响结果准确性。血糖仪需定期校准,试纸应避光防潮保存。记录血糖日志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内容需包含测量时间、数值、用药及饮食情况。

糖尿病患者应建立规律的血糖监测计划,配合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药物治疗。选择适合的血糖监测设备,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定期复诊评估血糖控制效果。血糖异常波动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引发视网膜病变、肾病等并发症,需加强综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