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性焦虑和抑郁障碍怎么治疗

1.87万次浏览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混合性焦虑和抑郁障碍可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社会支持、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混合性焦虑和抑郁障碍通常由遗传因素、心理压力、脑内化学物质失衡、慢性疾病、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

1、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是心理治疗的核心方法,帮助患者识别并纠正负面思维模式,改善情绪调节能力。支持性心理治疗通过倾听和共情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团体心理治疗可提供同伴支持,降低病耻感。心理治疗需由专业心理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通常需要多次重复进行才能见效。

2、药物治疗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盐酸帕罗西汀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是常用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劳拉西泮片可用于短期缓解急性焦虑症状。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对混合症状效果较好。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3、生活方式调整

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生物钟,建议保持每天7-8小时睡眠。适度运动如快走、瑜伽可促进内啡肽分泌。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可减少情绪波动。培养兴趣爱好能转移注意力,减轻症状带来的困扰。

4、社会支持

家人理解与陪伴对康复至关重要,应避免批评或施压。参加病友互助小组可获得情感支持。职场或学校可适当调整期望值和工作量。建立稳定的社交网络能预防症状恶化。

5、中医调理

针灸可通过调节经络改善情绪,常用穴位包括百会、内关等。中药方剂如柴胡疏肝散、甘麦大枣汤有一定辅助效果。推拿按摩能缓解躯体化症状。中医调理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混合性焦虑和抑郁障碍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香蕉、牛奶。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有助于改善情绪。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培养正念冥想习惯。症状加重时及时复诊,不要自行中断治疗。家属需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预防自伤行为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