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先天性血管瘤

1.7万次浏览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先天性血管瘤是一种出生时即存在的良性血管肿瘤,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常见于皮肤和皮下组织。先天性血管瘤主要包括婴幼儿血管瘤、先天性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丛状血管瘤等类型,多数在出生后数周至数月内显现,部分可能自行消退。

1. 婴幼儿血管瘤

婴幼儿血管瘤是最常见的先天性血管瘤类型,表现为红色或紫红色斑块或肿块,多发生于头颈部。发病可能与胎儿期血管发育异常有关,早期表现为快速增生期,随后进入缓慢消退期。部分病例需使用普萘洛尔口服溶液或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严重者可选择激光治疗。

2. 先天性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该类型属于罕见重症血管瘤,表现为广泛分布的紫红色肿瘤伴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发病机制与血管内皮细胞过度增殖消耗血小板有关,可能引发出血倾向。治疗需联合糖皮质激素注射剂、长春新碱注射液等药物,必要时需输注血小板。

3. 丛状血管瘤

丛状血管瘤特征为皮下深部肿块伴皮肤泛红,多累及四肢和躯干。病理表现为血管呈丛状增生,可能压迫周围神经组织。治疗可采用西罗莫司口服溶液控制进展,顽固性病例需手术切除,术后可能需脉冲染料激光改善外观。

4. 快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

此类血管瘤出生时已完全形成,表现为青灰色斑块,多在1-2年内自发消退。发病与胎儿期血管重塑异常相关,通常无须特殊治疗,但位于眼周等关键部位时需使用噻吗洛尔滴眼液防止并发症。

5. 非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

非消退型血管瘤持续存在且随年龄增长,常见于四肢末端,可能影响关节功能。病理显示成熟血管结构混杂纤维组织,治疗需根据情况选择平阳霉素注射剂、手术切除或介入栓塞,后期可能需康复训练改善功能。

先天性血管瘤患者应避免病灶部位外伤和过度摩擦,婴幼儿患者家长需定期测量瘤体大小并记录颜色变化。日常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护用品。若瘤体突然增大、破溃或伴随发热,应立即就医评估。母乳喂养的家长需注意观察婴儿用药后反应,所有治疗均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