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供血不足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1.82万次浏览

张海洲 副主任医师

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心脏供血不足可能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桥、心律失常、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心脏供血不足通常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干预。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脏供血不足最常见的原因,与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因素有关,可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必要时需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2、心肌桥

心肌桥属于先天性血管走行异常,心肌收缩时会压迫冠状动脉,引发心肌缺血。典型表现为运动后心前区压榨感,休息可缓解。轻症可通过美托洛尔缓释片、地尔硫卓缓释胶囊等药物减少心肌耗氧,严重者需考虑心肌桥松解术。

3、心律失常

快速型心律失常如房颤、室速会导致心脏泵血效率下降,引发相对性缺血。患者常有心悸、头晕表现。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控制心率,必要时行射频消融术。缓慢型心律失常需评估是否安装起搏器。

4、贫血

重度贫血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即使冠状动脉正常也会出现心肌缺氧。表现为面色苍白、活动耐力下降。需补充琥珀酸亚铁片、叶酸片等纠正贫血,同时排查消化道出血等病因。血红蛋白低于60g/L需考虑输血治疗。

5、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时代谢亢进增加心脏负荷,长期未控制可导致心肌缺血。典型症状包括怕热、多汗、体重下降。治疗需使用甲巯咪唑片控制甲状腺激素,配合普萘洛尔片改善心悸。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调整用药。

心脏供血不足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每日饮酒量折合乙醇男性不超过25克。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睡眠时抬高床头可减轻夜间胸闷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