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瓣狭窄怎么治

4.45万次浏览

张海洲 副主任医师

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主动脉瓣狭窄可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等方式治疗。主动脉瓣狭窄可能与先天性瓣膜异常、风湿性心脏病、老年退行性病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等症状。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适用于轻度主动脉瓣狭窄或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可减轻心脏负荷;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有助于控制心率;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片,可缓解心绞痛症状。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复查心脏功能。

2、介入治疗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是常见的介入治疗方法,适用于中重度狭窄且手术风险高的患者。该技术通过股动脉植入人工瓣膜,创伤小恢复快。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可用于暂时缓解症状,但再狭窄概率较高。介入治疗后需长期抗凝治疗并监测瓣膜功能。

3、外科手术

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是治疗重度狭窄的主要方法,包括机械瓣和生物瓣两种选择。机械瓣耐久性好但需终身抗凝,生物瓣无需长期抗凝但使用寿命有限。手术需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术后需密切监测并发症。对于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可能同时进行搭桥手术。

4、生活方式管理

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戒烟限酒。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预防呼吸道感染。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出现胸闷气促加重应及时就医。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可改善心肺功能,但需避免竞技性运动。

5、定期随访

所有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均需定期心脏专科随访,每6-12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评估瓣膜情况。监测项目包括瓣口面积、跨瓣压差和左心室功能。出现新发房颤、心力衰竭等症状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妊娠期患者需加强心功能监测。

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暖防寒,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在进行牙科或侵入性操作前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饮食以低脂低盐、富含膳食纤维为主,可适量食用深海鱼、燕麦等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激动,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复诊,出现头晕、黑朦等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