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膀胱炎的原因

1.49万次浏览

李青 主任医师

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膀胱炎可能由细菌感染、尿路梗阻、免疫力低下、不良卫生习惯、化学刺激等原因引起。膀胱炎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血尿或发热。

1、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是膀胱炎最常见的原因,致病菌多为大肠埃希菌,可通过尿道逆行感染膀胱。细菌性膀胱炎通常伴随尿液浑浊、下腹坠胀感。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日常需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憋尿。

2、尿路梗阻

前列腺增生、泌尿系结石等导致排尿不畅时,尿液滞留易诱发膀胱炎。此类患者可能出现排尿中断、尿线变细等症状。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坦索罗辛胶囊缓解前列腺增生,必要时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每日饮水2000毫升有助于冲刷尿路。

3、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更易发生膀胱炎。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繁殖,可表现为反复尿路感染。除控制血糖外,可遵医嘱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调节免疫。建议这类人群每2-3小时主动排尿一次。

4、不良卫生习惯

如厕后从后向前擦拭、性生活后未及时清洁等行为可能将肠道细菌带入尿道。女性因尿道较短更易感染。建议使用pH5.5的温和洗液清洁,同房后30分钟内排尿。棉质内裤需每日更换并用沸水烫洗。

5、化学刺激

某些避孕套润滑剂、沐浴露成分可能刺激膀胱黏膜。放射性膀胱炎常见于盆腔放疗后,表现为顽固性尿频伴镜下血尿。可遵医嘱使用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修复黏膜,避免摄入酒精、咖啡等刺激性饮品。

预防膀胱炎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养成定时排尿习惯。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避免久坐压迫会阴。出现排尿不适时建议及时就诊,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绝经后女性可局部使用雌激素乳膏改善黏膜防御功能。饮食上可适量摄入蔓越莓制品,其原花青素成分有助于抑制细菌黏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