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用激素的危害

3.2万次浏览

葛伟 副主任医师

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小儿肺炎使用激素可能抑制免疫功能、延缓病程恢复,需严格遵医嘱短期使用。激素治疗肺炎的潜在风险主要有诱发继发感染、影响生长发育、掩盖病情、加重消化道症状、导致代谢紊乱等。

1、诱发继发感染

激素会抑制免疫系统功能,降低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加细菌或真菌感染风险。肺炎患儿本身呼吸道防御能力较弱,长期使用激素可能导致口腔念珠菌感染、肺部重复感染等。临床常见继发感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曲霉菌肺炎等。若出现持续发热、痰液性状改变需及时停用激素并抗感染治疗。

2、影响生长发育

糖皮质激素可干扰生长激素分泌,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影响儿童骨骼发育。长期使用可能造成身高增长迟缓、骨密度下降,尤其对3岁以下幼儿影响更显著。临床监测发现连续使用激素超过2周的患儿,部分会出现体重异常增加但身高增速减缓。建议家长定期测量患儿身高体重曲线。

3、掩盖病情进展

激素的抗炎作用可能暂时缓解发热、气促等症状,但无法消除病原体。部分细菌性肺炎患儿使用激素后表面症状减轻,实际肺部炎症仍在进展,可能延误抗生素治疗时机。如支原体肺炎患儿过早使用激素,可能发展为肺不张或胸腔积液。需通过定期胸片复查评估真实病情。

4、加重消化道症状

激素会增加胃酸分泌并减少胃黏液保护,诱发或加重腹痛、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婴幼儿胃肠黏膜屏障发育不完善,更易出现应激性溃疡。临床可见使用甲泼尼龙注射液后患儿出现黑便或呕血。建议联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保护胃肠黏膜。

5、导致代谢紊乱

激素会升高血糖、促进蛋白质分解,可能引发类固醇性糖尿病或低钾血症。患儿可能出现多饮多尿、乏力等表现,尤其有糖尿病家族史者风险更高。使用期间需监测血糖电解质,必要时补充氯化钾缓释片。短期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也可能引起水钠潴留。

小儿肺炎使用激素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通常仅用于重症肺炎伴顽固性喘息、中毒症状明显或炎症因子风暴等情况。家长需配合医生观察患儿精神状态、进食量、尿量等变化,避免擅自调整剂量。治疗期间保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泥、蒸蛋羹,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恢复期可进行呼吸训练如吹泡泡游戏,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异常哭闹、呼吸频率持续增快或血氧饱和度低于93%,须立即复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