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的主要区别在于眼球结构是否发生不可逆改变。假性近视是睫状肌痉挛导致的暂时性视力模糊,真性近视则是眼轴变长或角膜曲率过陡引发的永久性屈光不正。
假性近视通常由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光线不足或视疲劳引起,表现为视力波动性下降,散瞳验光后近视度数消失。这类情况可通过调整用眼习惯、远眺放松或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缓解。真性近视多与遗传因素、过早过度用眼有关,散瞳验光仍存在近视度数,需通过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或屈光手术矫正。真性近视患者的眼轴长度通常超过24毫米,眼底可能出现豹纹状改变等病理性特征。
假性近视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真性近视。青少年初次验光建议进行散瞳检查以鉴别类型,假性近视患者应每日保证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避免持续用眼超过40分钟。真性近视需每半年复查视力变化,高度近视者须警惕视网膜脱离风险。两类近视都可能伴随视物模糊、眼睛酸胀等症状,但真性近视还常伴有眯眼、凑近看物等代偿性行为。
建议建立视力健康档案定期监测,保持读写距离30厘米以上,使用双光源照明避免眩光。无论何种类型近视,均需避免揉眼、关灯玩手机等不良习惯,真性近视患者运动时需注意防止眼部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