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创面早期如何处理

4.66万次浏览

李竹林 副主任医师

李竹林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烧伤创面早期处理主要包括冷却降温、清洁创面、保护创面、预防感染和及时就医五个步骤。

1、冷却降温

烧伤后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洗创面15-20分钟,水温控制在15-25摄氏度。冷却可以减轻疼痛,降低局部温度,减少组织损伤。注意不要使用冰水或冰块直接接触创面,以免造成冻伤。对于化学烧伤,需要持续冲洗更长时间。

2、清洁创面

冷却后用生理盐水或温和的肥皂水轻柔清洁创面,去除污染物和坏死组织。避免使用酒精、碘酒等刺激性消毒剂。清洁时动作要轻柔,不要擦洗或用力去除黏附在创面上的衣物碎片,以免加重损伤。

3、保护创面

清洁后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敷料覆盖创面,保持创面湿润环境。可以使用烧伤膏如磺胺嘧啶银乳膏或湿润烧伤膏。不要使用棉花等易粘连的材料直接接触创面,也不要涂抹牙膏、酱油等民间偏方。

4、预防感染

浅二度以上烧伤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观察创面是否有红肿、渗液增多、异味等感染迹象。对于大面积烧伤,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如头孢氨苄胶囊。

5、及时就医

深度烧伤、面积超过手掌大小的烧伤、面部或关节部位烧伤、化学烧伤或电烧伤都需要立即就医。儿童、老人和孕妇的烧伤也应尽快就医评估。就医前不要自行挑破水疱,不要使用不明成分的药膏。

烧伤后24-48小时是处理的关键期,除了上述措施外,患者应适当抬高患肢减轻肿胀,补充足够水分和营养。避免剧烈运动和创面受压。观察体温变化,如有发热可能是感染征兆。保持环境清洁,定期通风换气。恢复期要注意防晒,新生的皮肤对紫外线敏感。心理支持也很重要,特别是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严格遵医嘱复诊,按时换药,不要擅自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