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耐量减退怎么办

4.72万次浏览

毕叶 副主任医师

毕叶副主任医师   

糖耐量减退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控制体重、监测血糖、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糖耐量减退通常由胰岛素抵抗、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妊娠期代谢变化、慢性炎症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等全谷物,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建议达到25-30克。增加优质蛋白如鱼类、豆制品摄入,避免含糖饮料及高脂食品。可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强调橄榄油、坚果和新鲜蔬菜水果的搭配。

2、增加运动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结合抗阻训练每周2-3次。运动可提高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避免久坐,每30分钟起身活动,日常增加步行、爬楼梯等非运动性热量消耗。

3、控制体重

通过饮食和运动使体重减轻5-10%,尤其需减少内脏脂肪堆积。腰围男性控制在90厘米以下,女性80厘米以下。体重管理可显著降低肝脏和肌肉的脂肪沉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4、监测血糖

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必要时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建立血糖监测日记,记录饮食、运动与血糖波动关系。出现多饮多尿等症状时及时就医,警惕进展为糖尿病。

5、药物治疗

经生活方式干预无效者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肠溶片、阿卡波糖片、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等药物。药物治疗需配合持续的生活方式改善,定期评估肝肾功能,避免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糖耐量减退者需长期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保证7-8小时睡眠。每3-6个月复查OGTT试验,合并高血压或血脂异常者需同步控制。建议学习糖尿病防治知识,参加医院营养科指导的膳食实践课程,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健康管理以巩固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