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2.09万次浏览

黄玉红 主任医师

黄玉红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是阑尾炎中较为严重的类型,通常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右下腹剧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可通过阑尾切除术、抗感染治疗等方式治疗,建议及时就医。

1、阑尾切除术

阑尾切除术是治疗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的主要方法,通过手术切除病变阑尾,防止炎症扩散和穿孔。手术方式包括开腹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者创伤较小、恢复较快。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避免感染。

2、抗感染治疗

抗感染治疗是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的重要辅助手段,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这些药物可有效控制腹腔感染,减轻炎症反应。使用抗生素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耐药性产生。

3、补液支持治疗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者常因呕吐、进食减少导致脱水,需进行补液支持治疗。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等可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功能。

4、镇痛治疗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引起的剧烈腹痛可适当使用镇痛药物,如注射用盐酸哌替啶、布洛芬缓释胶囊等。但需注意镇痛药可能掩盖病情,应在明确诊断后使用,避免延误治疗。

5、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对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者恢复至关重要。早期下床活动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预防肠粘连。饮食应从流质逐渐过渡到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等促进伤口愈合。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如出现发热、腹痛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复诊。平时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预防阑尾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