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国哲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肝胆外科
胆道感染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菌药物,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液、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胆道感染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典型症状包括右上腹疼痛、发热、黄疸等,需结合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液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复合制剂,适用于由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阴性菌引起的胆道感染。该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杀菌作用,严重感染时可静脉给药。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避免与含酒精药物同用。
左氧氟沙星片为喹诺酮类抗菌药,对胆道常见致病菌如肠杆菌科细菌具有较强抗菌活性。该药物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发挥作用,适用于轻中度胆道感染。18岁以下患者及妊娠期妇女禁用,服药期间应避免阳光直射以防光敏反应。
甲硝唑片对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常作为胆道感染的联合用药方案。该药物能穿透脓肿壁杀灭厌氧菌,用药期间可能出现金属味觉、恶心等不良反应。服药前后24小时须禁酒,避免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由青霉素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成,可对抗产酶菌株引起的胆道感染。克拉维酸能保护阿莫西林不被细菌酶破坏,增强抗菌谱。使用前需进行青霉素皮试,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熊去氧胆酸胶囊虽非抗菌药物,但能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胆汁胆固醇饱和度,辅助改善胆道感染引发的胆汁淤积。该药物需长期服用才能显效,常见不良反应为腹泻。胆道完全梗阻患者禁用,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肝功能。
胆道感染患者除规范用药外,应保持低脂饮食,避免油炸食品及动物内脏摄入。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胆汁稀释,进食后采取右侧卧位可促进胆汁排泄。出现持续性高热、剧烈腹痛或皮肤巩膜黄染加重时,应立即就医调整治疗方案。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K以改善凝血功能,但所有药物使用必须严格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