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国哲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肝胆外科
肝硬化主要表现为乏力、腹胀、黄疸、肝掌、蜘蛛痣等症状。肝硬化是慢性肝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主要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因素引起,需结合肝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确诊。
肝硬化患者常出现持续性疲劳感,活动后加重,休息难以缓解。这与肝脏代谢功能下降、能量合成不足有关。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伴随症状。日常需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护肝药物。
腹胀多因门静脉高压导致腹水形成,或肠道菌群失调引发胃肠胀气。患者腹部膨隆,可能伴有下肢水肿、尿量减少。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饮水不超过1000毫升,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
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因肝细胞坏死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所致。可能伴随皮肤瘙痒、陶土色粪便等症状。需避免高脂饮食,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利胆药物。
肝掌表现为手掌大小鱼际肌处皮肤发红,按压后褪色。与雌激素灭活减少引起毛细血管扩张有关。患者前胸、颈部可能出现蜘蛛痣。这类症状通常无须特殊治疗,但需定期复查肝功能,避免使用雌激素类药物。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可导致呕血、黑便,是肝硬化严重并发症。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冷汗等失血性休克表现。需绝对卧床休息,禁食期间通过静脉营养支持,紧急情况下需进行内镜下止血或手术治疗。
肝硬化患者需严格戒酒,每日蛋白质摄入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1.2克,优先选择鱼肉、蛋清等优质蛋白。可适量进食西蓝花、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的蔬菜,避免坚硬粗糙食物。建议每周进行3-5次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每次不超过30分钟。定期复查肝功能、腹部超声、甲胎蛋白等指标,出现意识改变、呕血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