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CT造影剂的副作用

2.12万次浏览

李竹林 副主任医师

李竹林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增强CT造影剂可能引起轻度或严重的副作用,常见反应包括恶心、皮肤瘙痒,罕见但严重的副作用包括过敏性休克或肾损伤。造影剂副作用主要与个体敏感性、肾功能状态及造影剂类型有关。

使用碘造影剂后部分人群会出现短暂发热感或口腔金属味,属于正常生理反应,通常无须特殊处理。轻度过敏反应表现为荨麻疹或面部水肿,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缓解。胃肠不适如呕吐可能与造影剂渗透压刺激有关,检查前4小时禁食有助于降低发生概率。肾功能正常者造影剂肾病发生率较低,但糖尿病或慢性肾病患者需提前评估肾小球滤过率。非离子型造影剂相较于离子型安全性更高,但价格相对昂贵。

重度过敏反应虽罕见但需警惕,表现为喉头水肿或血压骤降,检查室需配备肾上腺素注射液等急救药物。含钆造影剂可能引发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肾功能不全者应避免使用。迟发性过敏反应可能在检查后2-7天出现皮疹,必要时可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干预。孕妇使用造影剂需评估胎儿风险,哺乳期妇女建议检查后暂停哺乳24小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禁用含碘造影剂,可能诱发甲状腺危象。

检查前应详细告知医生过敏史与用药史,肾功能异常者需进行水化治疗。检查后建议大量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观察24小时是否出现呼吸困难或皮肤红斑。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需在检查前后暂停用药,避免乳酸酸中毒风险。出现心悸或意识改变等严重反应时,应立即前往急诊科处理。定期复查肾功能有助于发现迟发性肾损伤,日常避免重复进行增强C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