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小儿惊厥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物理降温、药物治疗、病因治疗、预防复发等方式治疗。小儿惊厥通常由高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电解质紊乱、遗传代谢性疾病、癫痫等原因引起。
小儿惊厥发作时需立即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分泌物,防止误吸或窒息。家长可用软布包裹压舌板垫于上下磨牙间,避免舌咬伤。禁止强行按压肢体或喂水喂药,记录发作持续时间及表现特征。
高热惊厥患儿需及时降温,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或额头贴退热贴。避免酒精擦浴或冰水灌肠。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或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物。
持续惊厥超过5分钟需紧急就医,医生可能静脉注射地西泮注射液控制发作,或使用苯巴比妥钠注射液维持治疗。针对原发病因可能选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或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纠正低钙血症。所有药物均须严格遵医嘱使用。
感染性惊厥需完善血常规、脑脊液检查明确病原体,细菌性脑膜炎需足疗程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低血糖惊厥需静脉推注葡萄糖注射液,癫痫患儿需长期口服左乙拉西坦片或丙戊酸钠口服溶液控制发作。遗传代谢病需特殊饮食治疗。
有热性惊厥史的患儿发热时需提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颗粒,避免体温骤升。癫痫患儿需定期监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家长应学习惊厥急救知识,避免发作时过度摇晃患儿。保证充足睡眠,避免闪光刺激或过度疲劳等诱因。
惊厥发作停止后需密切观察患儿意识状态,2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日常注意营养均衡,补充维生素D滴剂预防低钙。反复发作或伴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的患儿,应及时到儿科或神经内科就诊,完善脑电图、头颅磁共振等检查。家长需记录发作频率和诱因,就诊时向医生详细描述发作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