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蛋白水肿怎样治疗

2.59万次浏览

陈勇 副主任医师

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低蛋白水肿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蛋白制剂、药物治疗、利尿消肿、治疗原发病等方式治疗。低蛋白水肿通常由营养不良、肾病综合征、肝硬化、慢性消耗性疾病、蛋白质丢失性肠病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增加优质蛋白摄入有助于改善低蛋白血症。每日可适量食用鸡蛋清、脱脂牛奶、鱼肉等易吸收的动物蛋白,配合大豆制品等植物蛋白。需注意避免高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控制在3克以内,减少水分潴留。对于严重水肿患者可采用少量多餐方式减轻胃肠负担。

2、补充蛋白制剂

人血白蛋白注射液能快速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适用于严重低蛋白血症伴胸腹水患者。口服蛋白粉可作为饮食辅助,但需注意选择乳清蛋白等低磷配方。静脉营养支持适用于消化道吸收障碍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氨基酸配比。

3、药物治疗

呋塞米片能促进钠水排出,缓解肢体水肿,但需配合蛋白补充防止电解质紊乱。螺内酯片作为保钾利尿剂,可减少呋塞米导致的低钾风险。羟乙基淀粉注射液能暂时维持血容量,为病因治疗争取时间。

4、利尿消肿

肢体抬高促进静脉回流,配合弹力袜使用效果更佳。限水管理需根据每日尿量调整,通常控制在1000-1500毫升。腹腔穿刺放液适用于顽固性腹水,每次放液不超过2000毫升,术后需补充白蛋白。

5、治疗原发病

肾病综合征患者需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抑制免疫反应,配合环磷酰胺片减少蛋白尿。肝硬化患者需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抗病毒治疗,必要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蛋白质丢失性肠病需排查克罗恩病等病因,采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控制肠道炎症。

患者应定期监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血清白蛋白水平,记录每日体重变化。卧床时保持下肢高于心脏平面,避免长时间站立。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减少油脂摄入。若出现呼吸困难、腹胀加剧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警惕胸腔积液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