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金波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肛门口长了两个息肉不痛不痒可能与痔疮、肛乳头肥大、直肠息肉等因素有关。肛门息肉通常由长期便秘、慢性炎症刺激、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或局部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肛门指检、肠镜检查明确诊断,并根据情况选择保守观察或手术切除。
痔疮是肛门静脉丛曲张形成的柔软团块,外痔可能表现为肛门口无痛性肿物。长期久坐、排便用力或妊娠腹压增高等因素可诱发,常伴有便血或肛门潮湿感。确诊后若无症状可暂不处理,若影响生活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普济痔疮栓或太宁栓等药物,严重者需行痔切除术。
肛乳头因慢性炎症刺激增生形成,质地较硬且表面光滑,多无疼痛但可能伴随肛门坠胀感。反复腹泻或肛窦炎是常见诱因,可通过肛门镜鉴别。较小者无须治疗,较大者可考虑肛乳头切除术,术后需保持肛门清洁。
直肠黏膜隆起性病变可能脱出肛门外,多为腺瘤性或炎性息肉。高脂饮食、肠道菌群失调或家族遗传可能增加风险,偶有便血或黏液便。需通过肠镜活检明确性质,直径超过5毫米的息肉建议内镜下切除,术后定期复查。
肛周脓肿消退后残留的纤维组织可能形成硬结,或肛瘘外口表现为皮肤赘生物。既往有肛周红肿热痛病史者需排查,确诊后需配合医生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等抗感染药物,必要时行瘘管切开术。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性疾病可导致多发性肛门息肉,常伴随腹泻、腹痛等症状。建议有家族史者尽早进行基因检测和肠镜筛查,确诊后需密切随访,必要时预防性切除结肠。
日常应避免久坐久站,每次排便不超过5分钟,多吃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便后可用温水清洗肛门,避免用力擦拭。若发现息肉增大、出血或颜色变深,须及时到肛肠外科就诊。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肠镜,预防性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