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鼻子突然特别痒可能与过敏性鼻炎、感冒、干燥性鼻炎、鼻前庭炎、接触刺激性物质等因素有关。过敏性鼻炎通常由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引发,感冒多伴随打喷嚏流涕,干燥性鼻炎与环境湿度低相关,鼻前庭炎可能因挖鼻损伤导致,刺激性物质如烟雾或化学气体也可诱发症状。
过敏性鼻炎是鼻腔黏膜对过敏原的免疫反应,常见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典型症状为阵发性鼻痒、连续打喷嚏、清水样鼻涕和鼻塞。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鼻腔局部可配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减轻炎症反应。建议患者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保持室内清洁。
病毒性感冒早期可能出现鼻痒症状,随后发展为鼻塞、流涕、咽喉痛等。普通感冒多为鼻病毒或冠状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若症状明显可短期使用复方氨酚烷胺片缓解不适,鼻腔充血时可短期应用盐酸赛洛唑啉鼻用喷雾剂。需注意休息并多饮水,若发热或症状持续超过一周应就医排查细菌性感染。
干燥性鼻炎多因环境湿度不足或长期空调环境导致,表现为鼻腔干燥、刺痒感,严重时伴灼痛或结痂。可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保持湿润,睡前涂抹红霉素眼膏于鼻前庭预防皲裂。建议室内使用加湿器维持湿度在40%-60%,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鼻腔。
鼻前庭炎常因挖鼻、拔鼻毛等机械损伤继发细菌感染,表现为鼻前庭皮肤红肿、痒痛或脓痂形成。轻度感染可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配合温热毛巾外敷。需纠正不良习惯,若出现疖肿伴发热需就医评估是否需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疗。
短时间内吸入烟雾、甲醛、粉尘等刺激性物质可直接刺激鼻黏膜引发刺痒感,脱离环境后症状多自行缓解。长期暴露可能导致慢性炎症,建议佩戴防护口罩,必要时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若接触后出现呼吸困难需警惕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处理。
日常需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或频繁使用鼻喷药物。空调房内可使用空气加湿器,冬季外出时可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若鼻痒持续超过两周、伴随血性分泌物或嗅觉减退,建议到耳鼻喉科进行鼻内镜排查结构性病变。过敏体质者应定期清洗床品,花粉季节减少户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