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会引起低烧吗

1.89万次浏览

陈勇 副主任医师

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胃炎可能会引起低烧,但概率较低。胃炎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或饮食不当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上腹痛、腹胀、恶心等症状。低烧可能与胃炎伴随的炎症反应有关,但更常见于其他感染性疾病或免疫系统问题。

胃炎患者出现低烧时,通常与胃黏膜的局部炎症反应相关。胃黏膜受损后可能释放炎症介质,这些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后可能轻微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轻度升高。此类低烧多为间歇性,体温多在37.3-38摄氏度之间,很少超过38.5摄氏度。患者可能同时存在食欲减退、饭后饱胀等典型胃炎症状,通过胃镜检查可明确诊断。针对这种情况,治疗需以控制胃炎为主,如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保护胃黏膜,低烧症状往往随胃炎好转而消失。

若胃炎患者持续低烧超过3天或体温超过38摄氏度,需考虑合并其他疾病的可能性。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引发全身免疫反应,导致长期低热。部分患者可能同时存在胆道感染、肠道菌群失调等并发症,这些情况可能加重发热症状。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克罗恩病早期也可能表现为胃炎伴低烧。此时需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必要时联合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进行治疗。对于反复低烧患者,还应排查结核、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全身性疾病。

胃炎患者出现低烧时应注意休息,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选择小米粥、南瓜等易消化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若低烧持续不退或伴有明显乏力、体重下降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完善检查。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滥用非甾体抗炎药,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规范完成抗菌治疗。定期复查胃镜有助于监测胃炎进展,预防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