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鼻子里烂了可能与鼻腔干燥、外伤、感染、过敏反应、鼻腔肿瘤等因素有关。鼻腔黏膜破损通常表现为疼痛、结痂、出血或脓性分泌物,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长期处于干燥环境或频繁挖鼻可能导致鼻腔黏膜脱水开裂。表现为鼻腔刺痛感,偶有少量渗血。建议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避免用力擤鼻,室内可放置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
机械性损伤如指甲刮伤、异物插入等可直接破坏黏膜完整性。常伴随突发性出血和局部肿胀。需停止刺激行为,用无菌棉球压迫止血,若伤口较深可遵医嘱涂抹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
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引发鼻前庭炎,出现红肿、黄色脓痂伴臭味;真菌感染如曲霉菌病可见灰白色伪膜。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抗细菌感染,或硝酸咪康唑乳膏抗真菌治疗。
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可能诱发过敏性鼻炎,表现为黏膜水肿、糜烂及清水样分泌物。需远离过敏原,必要时使用氯雷他定片缓解症状,辅以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减轻炎症。
鳞状细胞癌等恶性肿瘤可能导致进行性加重的溃疡面,伴随血性分泌物和嗅觉减退。需通过鼻内镜活检确诊,早期可采取手术切除联合放疗,晚期需结合顺铂注射液等化疗方案。
日常应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抠挖,冬季可使用凡士林薄涂黏膜预防干裂。若出现持续出血、恶臭分泌物或溃疡两周未愈,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排除恶性病变。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C促进黏膜修复,忌食辛辣刺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