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金波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孕妇痔疮脱出可通过温水坐浴、调整饮食、外用药物、提肛运动、及时就医等方式消肿。痔疮脱出通常与妊娠期腹压增高、静脉回流受阻、便秘等因素有关。
每日用40℃左右温水坐浴10-15分钟,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肛门水肿。坐浴后需轻柔擦干,避免摩擦刺激。注意水温不宜过高,防止烫伤皮肤。该方法安全无创,适合妊娠期反复操作。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软化粪便,推荐食用西蓝花、燕麦、火龙果等食物,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减少油炸食品摄入。合理饮食能预防便秘加重痔疮症状,需长期坚持。
遵医嘱使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氢化可的松痔疮栓、太宁栓等外用药,可减轻炎症反应和局部水肿。使用前需清洁肛门,药物应放置于直肠内。妊娠期用药需严格遵循产科医生指导,避免自行购买药物。
每日进行3-5组提肛训练,每组收缩肛门10-15秒后放松,能增强盆底肌力量,改善静脉回流。动作需缓慢均匀,避免用力过猛。长期坚持可预防痔疮脱出复发,产后仍需继续锻炼。
若脱出痔疮无法回纳、持续出血或剧烈疼痛,需立即就诊肛肠科。医生可能采用手法复位、胶圈套扎等处理,严重时需在产科监护下行痔切除术。妊娠晚期痔疮急性发作可能影响分娩方式选择。
孕妇痔疮护理需特别注意保持会阴清洁,如厕后建议用温水冲洗,选择纯棉透气内裤。睡眠时可采用左侧卧位减轻盆腔压力。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活动5-10分钟。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等感染迹象,须立即联系产科与肛肠科联合诊治。产后随着腹压降低,多数痔疮症状会逐步缓解,但需继续预防便秘以降低复发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