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痒是怎么回事

2.72万次浏览

李竹林 副主任医师

李竹林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伤口痒可能与组织修复、炎症反应、神经再生、过敏反应、感染等因素有关。伤口发痒是愈合过程中的常见现象,通常可通过保持清洁、避免抓挠、冷敷缓解、使用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

1、组织修复

伤口愈合过程中,新生肉芽组织生长会刺激局部神经末梢,产生瘙痒感。此时无须特殊处理,避免抓挠即可。若瘙痒明显,可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护伤口,减少衣物摩擦刺激。

2、炎症反应

伤口局部释放的组胺、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会引发瘙痒。表现为伤口周围轻微红肿伴瘙痒。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外涂,或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症状。保持伤口干燥有助于减轻炎症。

3、神经再生

深度伤口愈合时神经纤维再生可能引起针刺样痒感,多出现在术后2-4周。表现为阵发性瘙痒,触摸时加重。可用冰袋间歇冷敷,每次不超过10分钟。神经再生完成后症状多自行消失。

4、过敏反应

对敷料、消毒液或外用药物过敏时,会出现伤口周围皮疹、剧烈瘙痒。需立即停用可疑致敏物,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严重者可遵医嘱涂抹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抗过敏。

5、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感染会导致伤口化脓、跳痛性瘙痒。伴随渗液增多、异味和发热。需就医清创,并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外涂,配合头孢克洛分散片口服抗感染。感染控制后瘙痒自然缓解。

伤口发痒期间应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每日用碘伏消毒1-2次。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促进组织修复。瘙痒剧烈时可用手掌轻拍周围皮肤替代抓挠。若出现发热、渗液恶臭或伤口边缘红肿扩散,提示可能继发感染,须立即至普外科或皮肤科就诊。愈合后期可涂抹维生素E乳软化瘢痕,减轻瘙痒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