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偏低怎么回事

2.11万次浏览

刘福强 副主任医师

刘福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尿酸偏低可能由遗传代谢异常、营养不良、药物影响、肾脏疾病、恶性肿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停用相关药物、治疗原发病等方式改善。

1、遗传代谢异常

黄嘌呤氧化酶缺乏症等遗传性疾病会导致尿酸合成障碍,表现为血尿酸持续低于120微摩尔每升,可能伴随尿路结石或肌无力。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诊,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别嘌醇片促进尿酸生成,或补充腺嘌呤片改善代谢。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诱发横纹肌溶解。

2、营养不良

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或维生素B12缺乏时,嘌呤合成原料减少会导致尿酸水平下降至150微摩尔每升以下,常见于过度节食或吸收不良综合征患者。建议逐步增加瘦肉、鸡蛋、豆制品等优质蛋白摄入,必要时服用复合维生素片。需监测血清白蛋白等营养指标。

3、药物影响

长期使用苯溴马隆片、丙磺舒片等促尿酸排泄药物,或大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可能使尿酸降至100微摩尔每升以下。通常停药后1-2周可恢复,用药期间应每3个月复查尿酸。合并高血压者需注意替换降压方案,避免联用利尿剂加重低尿酸。

4、肾脏疾病

范可尼综合征等肾小管病变会导致尿酸重吸收障碍,表现为血尿酸低于80微摩尔每升伴多尿、低钾。确诊需做尿β2微球蛋白检测,治疗原发病可选用枸橼酸钾颗粒纠正酸中毒,或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改善肾小管功能。每日饮水量建议控制在2000毫升以内。

5、恶性肿瘤

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肿瘤细胞大量消耗嘌呤时,可能出现尿酸低于60微摩尔每升伴体重下降。需进行骨髓穿刺或PET-CT检查,针对原发肿瘤使用注射用环磷酰胺等化疗药物后,尿酸水平可逐渐回升。治疗期间需预防肿瘤溶解综合征。

尿酸偏低者应保持每日摄入150克优质蛋白,适量食用动物肝脏、海产品等嘌呤中等食物。避免长期空腹或过量饮水,运动时注意补充电解质。若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或血尿酸持续低于120微摩尔每升超过1个月,需完善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孕妇及儿童出现不明原因低尿酸时建议尽早就诊。